东西问 | 中国应如何参与推动WTO改革?
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:
中新社记者:中国加入WTO20年来,既是多边贸易体制受益方,也是多边贸易体制最大的贡献者。您认为中国对多边贸易体制、国际经贸法治进程带来了哪些影响?
2021年11月,“对外开放里程碑合作共赢新篇章—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专题展”在上海举行。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
张月姣:中国加入WTO是中国和世界贸易史上的大事。中国入世使得WTO真正变成了“世界的”,所产生的无形资产不可估量。20年来,中国经济飞速发展,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、第一大货物贸易进出口国、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出口国。在短短20年取得如此成绩,是世界的奇迹。
中国入世从法律上看有这样几个收获和贡献。
第一是WTO最基石的条款“无条件最惠国待遇”。在中国入世前,美国要年度审议给中国“最惠国待遇”。中国入世后,美国把中国从年度审议名单中撤掉,取而代之的是美中正常贸易关系,这就使得中美贸易有了很大的确定性、可预测性和稳定性,并迅速发展。最惠国待遇是相互的,中国对其他国家也给予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,使得他们进入中国市场更便利。
第二是关税减让。中国严格遵守了加入WTO时的关税减让承诺,进口关税总水平大幅降至7.4%,而且还在继续下降,这给其他国家的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方便,也让消费者买到更便宜的进口商品。
2017年12月,山西太原,民众挑选进口商品。当月起,中国对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进行调整,部分进口商品暂定税率降至0。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
第三是透明度。中国在入世时就清理了与WTO不相符的2400多件法律法规、19万件地方政策法规,这在中国法治史上是一个巨大飞跃,在国际上也前所未有,受到各界的高度评价。法律制度透明使得营商环境大大改善,中国吸收外商投资逐年增加,居全球第二,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。
第四是中国积极参与多边争议解决。WTO争端解决机制被称为“皇冠上的一颗明珠”。中国积极参与争议解决,作为申诉方参与22个案件,作为被诉方参与47个案件,作为第三方参加了190个案件。此外,中国在执行裁决方面做得很好,无论裁决如何,中国认真履行了国际义务,获得很好的口碑。中国最高立法机关按照WTO专家组裁定修改了中国著作权法第4条,这在国际法治史上是较少见的。
中新社记者:长期以来,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的主动权一直被西方国家把持。您是WTO首位中国籍大法官,请您谈谈,中国在国际贸易体制中的话语权建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?
张月姣:实际上,中国一直在参与 WTO规则的制定。中国是《关贸总协定》的23个创始国之一,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一段时间,但从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开始,中国作为观察员参与了全部谈判过程。
中国依照宪法制定国内法律,根据中国国情,也积极参考有关的国际公约,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,国际社会也愿意听到中国的意见,中国入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。
比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,中国在不断完善国内知识产权立法过程中,还完全参与了国际公约的制定。中国在公布著作权法两年后就加入了《伯尔尼公约》,而美国早在1790年即制定著作权法,但迟至1989年才加入该公约。
中国积极参与、推动达成了《贸易便利化协定》。中国在《信息技术协定》(ITA)扩容方面,不仅考虑到国家的利益,也考虑到国际需求。在WTO上诉机构停摆以后,中国和欧盟、加拿大等世贸组织成员谈判,达成“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(MPIA)”,以避免出现法律真空。
中国还深入参与了WTO的各个委员会的工作。这是中国法治进步的过程,是国家治理以及国际经济治理水平提高的过程。中国不仅了解国际最新规则和动向,知己知彼,也扩大了朋友圈,还促进了经济全球化,使得产业链不断扩大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坚持共商、共建、共享原则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造福全人类。
2021年9月,济南,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特设“一带一路”展区,俄罗斯、印度、波兰等17国驻华相关文旅机构携特色工艺品、文创展品亮相。 中新社记者 赵晓 摄
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已经拥有了话语权。我对中国继续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发声很有信心。
中新社记者:近年来,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面临诸多困境,WTO上诉机构停摆,最后一位成员已离任。您认为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是什么?
张月姣:由于人为因素,WTO上诉机构在2019年12月停摆,这对争端的解决产生很大影响。有专家说这使得WTO倒退到《关贸总协定》的时代。
WTO上诉机构并不一定非要走到停摆的地步,应该做得更好一点。但既然已停摆,就不能再拖更长时间,否则争端会越来越多,不利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,也不利于各成员复苏经济的信心。因此,恢复上诉机构迫在眉睫。期待能够早日公正、公平、合法、高效地解决成员贸易争议问题,使得WTO“皇冠上的明珠”继续闪光。
WHO上诉机构的恢复,我认为只是时间问题,对此我有信心。绝大部分成员是支持恢复的。有一些成员提出,通过部长级会议建立某些工作组,去研究某些特定议题的解决方法。
总体来说,WTO改革步伐正在前进。各成员正在积极推进渔业补贴、数字经济、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谈判,支持促进投资便利化。
我们还面临很多挑战和新的问题,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解决。比如上诉机构和专家组如何改进工作,使得文件更精炼、办案时间更短、成员负担减轻,各成员如何能够主动积极地执行裁决。
中新社记者:有舆论表示,当前全球化格局大转折,区域自贸协定的推进,意味着 WTO已名存实亡。您怎么看待此说法?
张月姣:2016年10月我在离任演讲时,就听到有些人说WTO不行了,但我并不相信这一说法。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分别是关贸总协定/世界贸易组织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、世界银行,这三大支柱均始于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,具有历史意义,对国际经济治理提供了很好的法律规则,特别是WTO经过八轮贸易谈判达成一揽子、强制执行的六十多个贸易协议,这是对减少国际法碎片化的巨大贡献,是不会改变的,WTO不会灭亡,我们要有信心。
尽管新冠疫情仍笼罩全球,但WTO成员间的贸易仍在进行,不存在所谓的“名存实亡”。
区域自贸协定和WTO并不冲突,很多规则都是在WTO基础上制定的,是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有益补充。很多区域贸易协定已经达成,比如欧盟已经与加拿大、日本、墨西哥、南方共同市场(MERCOSUR)等达成自贸协定,中国加入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也是成功的例子。今年9月,中国正式申请加入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(CPTPP)。
2019年9月,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第7次部长级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,16方经贸部长或代表出席会议。中新社记者 王国安 摄
中国有句话叫“远亲不如近邻”,区域自贸协定是在WTO规则范围内的,是有益处的,可以使得产业链更长、更稳定,更便于沟通、降低成本,符合贸易市场多元化的方向。
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蔓延,阻碍各国经济发展,在此困境下,各成员更要互相支持,阻止经济下滑,尽快地复苏,携手把世界建设得更美好。
中新社记者:当前,WTO改革已成为国际共识。但改什么、怎么改,各成员各执一词,难以达成共识。您认为WTO应如何改革?中国应如何参与WTO改革、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建设?
张月姣:WTO成员要积极履行义务,承担责任。2019年5月13日,中国向WTO提交了《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》。中国要积极参与WTO规则的制定,针对国际贸易现存问题积极提出意见和方案。
但改革不是推倒重来,而是要在WTO规则基础上改革和完善。WTO的基本规则“最惠国待遇”的非歧视性原则不能改变,更不能变成某几个国家专门针对另外一个国家的规则,这是违背《国际法》《联合国宪章》和WTO规则的。坚持以WTO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主义,广泛地参与改革,是国际经济治理的进步。
2019年3月,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会举行《WTO改革》分论坛,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创始成员、前主席詹姆斯·巴克斯就WTO改革议题发言。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
此外,现有的争议解决的时间长、成本高,需要改进。争议解决是公共产品,如何让它快速、高效、简洁、低成本地解决且可执行,使得它更能反映公共产品的特性。可以用一些更方便的手段,如网上智能法院、智能仲裁庭,线上提交文件,网上开庭审案等,这样效率更高。国际争议解决人员要独立、公正办案,避免利益冲突,WTO选用的争议解决人员应是国际上承认的法律和贸易专家,并有广泛代表性。
总之,要通过各种手段积极解决问题。WTO是成员驱动的国际机构,164个成员团结合作,进一步发挥总干事和秘书处的作用,积极推动改革,使得以规则为基础的WTO多边贸易体制在国际经贸法治和国际贸易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,这是最重要的。
东西问 | 短评:为何说“美式人权”并不具普适性?
东西问 | 王绍光: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形态?
东西问 | 丹•斯坦伯克:为什么说“WTO当初接受中国是一个错误”的论调是错的?